青島財經(jīng)日報\青島財經(jīng)網(wǎng)訊 (記者 范鎮(zhèn) 通訊員 王勝軍)報刊是時代的記錄,被譽為散裝的百科全書,收集報刊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增加智慧。在青島財經(jīng)日報創(chuàng)刊18周年之際,青島集報聯(lián)誼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孫見東先生展示了他珍藏多年的《青島財經(jīng)日報》創(chuàng)刊號,本報于2002年1月18日創(chuàng)刊,對開60大版,版面精美大氣。
孫見東被譽為“紅色收藏家”,專門收集老一輩革命者的報刊書籍,尤其喜歡收集舒同題簽的報刊資料。近20年來,他收集到“舒同題名報刊、各省創(chuàng)刊號、號外、重大事件報及八連版長卷報萬余種,掌握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并在七一、國慶、元旦等重要節(jié)日走進各地圖書館、學校和社區(qū)舉辦報刊展,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
被舒同體徹底“征服”
孫見東是西海岸新區(qū)人,1981年出生的他受父親影響,自幼愛好書法和讀報。1999年參加工作后,業(yè)余時間便喜愛收集各種“紅色”報刊,尤其喜歡收集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首任主席舒同的報刊資料,這緣于他兒時的一次邂逅。
“記得小時候,我經(jīng)常在老市區(qū)轉悠,原膠南的百貨大樓、瑯琊臺酒廠和黃海酒家的門頭大字都是舒同題寫的?!睂O見東說,“舒老的字寬博端莊,圓勁婉通,用筆老重,藏頭護尾,瀟灑飄逸,點劃潤厚通暢,別具風格,一下子把我征服了。”
孫見東后來了解到,舒同先生是中國書協(xié)創(chuàng)始人之一,還被毛主席贊為“黨內一支筆、紅軍書法家”,是當代自成一體的書法大師。舒同自幼喜愛書法,5歲學書,14歲即有鄉(xiāng)譽,被譽為“神童”“東鄉(xiāng)才子”。曾系統(tǒng)地臨過古代碑帖,師法顏真卿、柳公權、何紹基等名家,但師古而不泥古,尊法而求新變,并注意取其精華,大膽嘗試,逐漸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創(chuàng)立了著名的“舒體”,備受海內外推崇。由于這位馬背上的紅色書法家身居高位而沒有官架,學識淵博而沒有傲氣,無論誰去求字,都一一應允,被譽為人民的書法家。多年來,由舒老題寫的報頭名有3000多種。自從知悉舒老的經(jīng)歷后,孫見東便有了收集“舒同體”報頭和題名書刊的想法。這一初衷在他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后才得以成行。
為心愛報刊不惜代價
對于收藏愛好者來說,最大的遺憾莫過于與藏品失之交臂,集報刊也是如此。尤其是專集舒同題字的報刊,這種報刊年頭越早越珍貴,而報刊是易碎品,本身比較難保存,上了“歲數(shù)”的老報紙更是少之又少,收集起來十分困難。文化市場、集報網(wǎng)站、集報論壇、微信、QQ,孫見東只能全方位地進行收集。
為了能收集到心愛的報刊,他都是費盡心思,不惜代價。從參加工作至今,孫見東收集了800份舒同題名報紙,近400多種舒同題名的書刊,還有各種報刊創(chuàng)刊號、號外、重大事件報,連體報共計幾萬種。
讓更多人讀懂往事
“集報不僅是一種收藏愛好,也是一種分享。我想通過收集報刊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從中讀懂那個年代的人和事?!睂O見東說。本著這種的愿望,近幾年來,他帶著自己收集到的珍品在全國各地多次舉辦報展及書法展。他策劃的報展等活動,被《人民日報》 《中國新聞廣電出版報》 《河北青年報》等眾多媒體多次宣傳報道。
為讓更多的人了解舒同及老一輩革命者的事跡和書法,傳承紅色基因,宣揚舒同文化,孫見東創(chuàng)辦了《舒同報》,編輯印刷《翰墨情緣碧海舒風》舒體書法珍藏展作品集,選取56份有代表性舒同體報頭印成《舒同墨跡》珍藏版明信片,還為紀錄片《百年巨匠——舒同》提供了700多種舒同報頭的珍貴資料。
為讓人們更好地了解集報和紅色文化,2019年,他在西海岸新區(qū)隱珠街道海王路社區(qū)創(chuàng)建了舒同報刊資料收藏館,編輯出版了《舒同題簽書刊資料》明信片,并參與策劃組織了關于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主題的書報文化交流展,積極傳播集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