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客流已成為觀察城市旅游經(jīng)濟發(fā)展繁榮程度的重要窗口。近日,交通運輸部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7月,青島地鐵日均客運量為160萬人次。8月以來的日均客運量增至176萬人次,公共交通分擔率提升至48%,達到青島地鐵運營近8年以來的峰值。7條運營線路、315公里運營里程,越織越密的地鐵線網(wǎng),讓青島處處充滿蓬勃活力。
延時運營讓游客玩得更恣
夜市如今是很多城市的旅游名片,也是城市煙火氣的代表。在青島地鐵的沿線,就有最火的臺東、樂客城夜市,1號線換乘公交,呂家莊夜市也在城市軌道交通的“射程”里。地鐵的延時運營,讓游客和市民能夠放心大膽地去“嗨”。
在青島地鐵上百個運營車站中,臺東站一直是客流“一哥”。作為2號線和1號線的換乘站,今年以來,臺東站客流量一直居高不下,進入3月,周末客運量一直保持在“10萬+”。臺東站E/F口距離國家級步行街——臺東步行街只有二百米的距離。臺東步行街匯聚八方小吃,與之形成十字交叉的“恣兒街”更是將臺東的氛圍感拉滿。這里承載了青島一代又代人的回憶,也是外地游客心目中的網(wǎng)紅打卡地,是“越夜越熱鬧”的典型。
青島地鐵的客流帶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夏天的旅游季對市區(qū)線路客流的拉動作用顯著。7、8月為旅游旺季,客運量達全年最大。要讓游客玩得沒有后顧之憂,公共交通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7月14日,第33屆青島國際啤酒節(jié)在金沙灘啤酒城盛大開幕。啤酒節(jié)前首日,鄰近啤酒城的地鐵1號線天目山路站客運量達2.28萬人次,較日常翻了一番,特別是夜間時段客流增長明顯。為此,青島地鐵根據(jù)客流需求延長運營時間,銜接全部接駁公交,護送乘客深夜安全歸家。
不僅是啤酒節(jié),今年音樂節(jié)、演唱會、足球賽等各類文體活動頻繁舉辦,地鐵也采取了延時運營、增加運力等措施滿足出行需求,而便捷、舒適、可靠的地鐵也成為很多人的第一選擇。特別是5月27日、28日在流亭機場舉行的艾可什機場音樂節(jié),青島地鐵將1號線東郭莊站末班車(終到山里)時間延后35分鐘,臨近音樂節(jié)的流亭站末班車發(fā)車時間延后至23:10,音樂節(jié)結束后83%的乘客選擇了地鐵出行,充分緩解了地面交通壓力。
早間樞紐站旅客如織,夜市燒烤攤煙火升騰,海邊燈光秀驚艷夜空,露營酒吧中青春洋溢……今年以來青島持續(xù)打造多元消費場景,不斷豐富夜間消費業(yè)態(tài),推動經(jīng)濟升溫。而地鐵延長運營服務對市民、游客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游客張女士表示對此特別支持,“地鐵是我們來青島旅游時主要的出行方式,青島地鐵發(fā)車早、收車晚,這讓短期旅游的我,可以和閨蜜玩得更加盡興,還可以趕上青島北站5:30開往膠東機場的直達列車。”“這個假期,凌晨之后只需要5元,就可以坐地鐵返回學校,真是又方便、又便宜!”在石油大學上學的高同學,為青島地鐵這一人性化的服務點贊。
客流紀錄今年連續(xù)11次刷新
“滿載”的地鐵人氣,映射著青島城市蓬勃的發(fā)展活力。
據(jù)了解,青島地鐵客流迅猛增長的勢頭在今年春運過后就已經(jīng)有所展現(xiàn),在三年客流低谷之后,2023年青島地鐵單日客運量已先后11次創(chuàng)歷史新高,“五一”假期期間更是達到了224.43萬人次。為提升線網(wǎng)總體運能,提升乘客出行體驗,暢達乘客幸福之路,8月21日,青島地鐵再次對線網(wǎng)行車安排進行了微調,對2、11號線的行車間隔進行了壓縮,這也是青島地鐵今年第15次壓縮行車間隔。
為應對今年全新的客流形勢,青島地鐵采取了“客流日常監(jiān)測分析,行車動態(tài)優(yōu)化調整,運力適度超前儲備”的方式對線網(wǎng)運輸安排進行持續(xù)性優(yōu)化。一方面進入旅游季后,旅游客流與通勤客流疊加,地鐵高峰時段客流持續(xù)增長;另一方面,氣溫升高、晝長夜短導致夜間客流增加。為此,青島地鐵開展“削峰行動”,7月起壓縮周一至周四夜間行車間隔,全面取消低峰,8月起將周末高峰峰期再延長,讓客流集中的1、2、3號線實現(xiàn)“全天高峰”,全面提升乘客乘車舒適度、出行幸福感。
除此之外,節(jié)假日延時也是今年青島地鐵首次推出的特色服務。季節(jié)性延時往年7月開始,今年提前至“五一”假期。“五一”假期期間,青島成為全國唯一覆蓋假期、全線網(wǎng)、首末車均延時的城市,青島地鐵線網(wǎng)單日客運量連續(xù)4天創(chuàng)歷史新高,最高日達224.43萬人次。同時,青島地鐵站點目前已覆蓋膠東國際機場、青島北站、青島站、紅島站等主要交通樞紐,季節(jié)性延時后與國鐵銜接覆蓋率增加至99.47%,與航班銜接覆蓋率增加至86.11%。
地鐵公共交通分擔率提至48%
也許很多人會說,地鐵早出晚歸,每天只多拉4000名乘客,這是一筆賠錢的買賣。但在青島地鐵線網(wǎng)管控中心負責人看來,青島地鐵的季節(jié)性延時達到幾個效果:提升游客好感、拉動夜間消費、提升綠色出行比例。在各地都在拼經(jīng)濟、拉動內需的當下,提振消費自然是拉動經(jīng)濟的重中之重。要提升青島的消費綜合條件,公共交通在空間和時間的覆蓋率便是其一。
數(shù)據(jù)顯示,8月以來,青島地鐵日均客運量增至176萬人次,公共交通分擔率提升至48%,其中,8月25日客流攀升至181萬人次。截至目前,青島地鐵前8個月的總客運量或將接近去年全年的數(shù)據(jù)。由此可見,隨著地鐵線網(wǎng)的不斷延伸,帶動了人員集聚與大規(guī)模、高密度流動,將青島各區(qū)域的空間距離拉近,安全準點、平安舒適的地鐵,已然成為公共交通服務體系中的骨干運輸方式和市民出行的重要選擇。
短短十年,青島成為全國地鐵發(fā)展最快的城市之一,運營7條線路、315公里,位居全國第十,貫通東西兩岸、七區(qū)一市。隨著客運周轉量的大幅提高,展現(xiàn)出了青島地鐵的運輸工作成果,客流承載力持續(xù)提升,也讓綠色出行“主力軍”的擔當更加凸顯。著眼構建大交通格局,青島地鐵將持續(xù)為市民游客提供舒適、便捷、溫馨交通服務,讓更多的人乘坐地鐵出行,讓美好生活,由軌道串聯(lián),從地鐵開“駛”。
青島財經(jīng)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