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殘聯(lián)系統(tǒng)相關部門負責人分頭走訪慰問了部分今年新入學的殘疾兒童,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一起共同展望將來美好未來。今年以來,針對未成年殘疾人成長特點,青島市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思想道德建設實踐活動,不斷加強未成年人工作組織領導,把未成年殘疾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計劃中,有效促進了各項工作的落實。
不斷加大康復工作力度。促進未成年殘疾人思想道德建設,康復是基礎。青島市將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上限提高0-18周歲。困難家庭進入定點機構接受全日制康復訓練的聽力、言語、智力和視力兒童給予每人每月2100元、肢體和孤獨癥兒童給予每人每月3500元救助,接受非全日制康復訓練的聽力、言語、智力和視力兒童給予每人每月1260元、肢體和孤獨癥兒童給予每人每月2100元救助。其他家庭殘疾兒童按照相應殘疾類別和訓練方式救助標準的60%給予康復訓練救助。連續(xù)多年實施重度聾兒人工耳蝸植入救助政策,對經(jīng)評估符合人工耳蝸植入條件的1-9歲重度聽力殘疾兒童,困難家庭的給予最高20萬元,普通家庭的給予最高12萬元。自政策出臺以來,累計實施重度聾兒電子耳蝸植入救助520多例。經(jīng)過術后訓練,已有450多名兒童順利進入普小就讀。2021年電子耳蝸植入聾兒出訓率達到100%。在全國率先實現(xiàn)了“篩查一例、實施一例、救助一例”的目標,救助標準、救助范圍全國領先。
積極創(chuàng)建全國兒童康復高地。通過實施優(yōu)惠政策和準入標準,青島市在全省、全國率先引進社會力量參與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截至目前,全市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已達到55家,其中具有教育、醫(yī)療資質(zhì)的機構達到27家。青島市在相關機構中率先開展了康教一體、康養(yǎng)一體、康醫(yī)一體、康就一體模式探討,得到了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2021年,青島市又承擔了全省殘疾兒童“醫(yī)康教”融合發(fā)展創(chuàng)新試點任務,試點成效得到了省殘聯(lián)充分肯定。青島市全面落實自閉癥兒童康復服務提升措施,通過政策支持和社會參與“雙核驅(qū)動”、全程評估與個性施訓“雙向支撐”模式探索與品牌打造“雙線并聯(lián)”,有效推動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行為干預和融合康教理念在實踐中開花結(jié)果,全市逐步培育了一批品牌化自閉癥康復服務機構。目前在青島市康復的自閉癥兒童達到6500多人,其中外省市殘疾兒童達到3400多名。青島市殘疾人康復中心被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命名為全國殘疾人康復研究基地示范中心。
全面實施殘疾兒童心理關愛行動。在對殘疾兒童實施肢體康復訓練和功能補償?shù)耐瑫r,青島市引入心理康復內(nèi)容,著力解決好殘疾兒童及其親屬存在的心理問題,幫助他們樹立生活自信,更好地回歸社會。依托專業(yè)機構成立了青島市殘疾人心理健康關愛基地和精神康復中心,在社區(qū)延伸成立了殘疾人心理康復室,為殘疾兒童提供專業(yè)化的心理體驗、測試和疏導服務。積極探索“醫(yī)、教、康、勞、娛”五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服務方式和 “殘疾兒童(家屬)與專業(yè)心理關愛師簽約”實施機制。累計開展心理健康服務8000余人次。
為更好地促進未成年殘疾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全市殘聯(lián)系統(tǒng)今年聯(lián)合社區(qū)、學校等開展了多項活動。組織“讓黨的光輝照耀殘疾人的心靈”“殘疾人文化周”“殘疾人文化進社區(qū)”“壓歲錢助殘”等活動35次,參加的未成年殘疾人達3000多人次;開展了“認領微心愿、爭當圓夢人”志愿助殘服務活動、脊柱側(cè)彎篩查義診、“我是護眼小衛(wèi)士”等活動,為未成年殘疾人提供交流、表達自己的平臺,采取日常融入、主題課等多種寓教于樂的方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勵志教育等活動,培育積極向上的新時代殘疾人思想道德情操,向社會傳遞新時代殘疾人風采,鼓舞更多的未成年殘疾人陽光追夢、快樂追夢、幸福追夢,實現(xiàn)人生價值。
記者 封滿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