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在學習強國書房里,看到有一本金一南著的《苦難輝煌》,這深深地吸引了我。習近平主席曾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有媒體報道,習主席曾向周圍的人推薦過這本《苦難輝煌》。在讀了這本書之后,更加堅定了我入黨的決心,并認真書寫、再次提交了我的入黨申請書。
讀這本書時,一開始就觸發(fā)我思考并在閱讀后終于明白的一個問題:為什么歷史選擇了共產黨。俯瞰歷史的長河,中國共產黨所經歷的這一切告訴了我們答案。作者想把此書獻給過去、今天、未來成為民族脊梁的人們。什么是民族脊梁,就是那種真正的英雄——具有深刻的悲劇意味,參與播種但不收獲。
翻開此書,一個個鮮活又驚心動魄的場面浮現(xiàn)眼前,讓讀者和作者一起經歷那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可是,我們再怎么想象,我想,也無法體會經歷那段歷史的人的內心感受。一個個問題提出,引發(fā)讀者的思考,一個個歷史細節(jié)的描繪,讓歷史更加立體。閱讀此書,讓我對當時的那段歷史似乎看得清楚了些,讓我明白了歷史和人生一樣,都是曲折的、豐富的,而不是一帆風順。
圍剿與反圍剿,被稱為“蔣何”的蔣軍與被稱為“朱毛”的紅軍在紅色根據地迎面相撞,皆是戰(zhàn)將如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選擇長征?人的一生雖然漫長,但是關鍵也就那么幾步。同樣可以用來形容一個政黨。中國共產黨最為重要的一步莫過于選擇長征。遵義會議,是長征路上的里程碑,是長征的產物。四渡赤水、突破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這些史詩般的壯舉,皆是長征一步一步的過程?!按蠖蓸驒M鐵索寒”,不處在歷史中,永遠無法體會那鐵索有多寒。在多少危機時刻,共產黨人舍生忘死,為了心中的共產主義,堅毅又果斷,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韌性。從當時到現(xiàn)在,共產黨中也有過懷疑者、徘徊者、腐敗者,但都被歷史的長河淘汰掉,中國共產黨人也有敢于同自己做斗爭的勇氣,這才保證了共產黨的韌性,久經挫折總能化險為夷,踏平坎坷成大道。中國共產黨的決定都是堅定而從容的,因為所做的決定都是站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上考慮,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所考慮。
因為中國共產黨選擇了人民,所以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在苦難輝煌背后的紅色精神的感召下,自己嘗試在生活中去實踐,結合自身所從事的教育事業(yè)的特點,去傳承和發(fā)揚此精神,使更多的學生受益。若擁有此精神,則擁有對生活的熱愛;若擁有此精神,則會堅強地擁抱生活的挫折;若擁有此精神,則會從容地笑對未來。
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我們學校創(chuàng)建紅色班級,有董存瑞班、黃繼光班、邱少云班、航天班、紅星班……我們班級是楊根思班,為了讓同學對英雄先烈有更多的了解,我們創(chuàng)建了紅色班級文化角,有介紹英雄楊根思的書籍《中華先烈人物故事匯——楊根思》,有同學們認真書畫的手抄報。在做手抄報的過程中,同學們對先烈的事跡和精神有了更多、更充分的認識和體會。每個班級也都有自己紅歌,有《紅星歌》《歌唱祖國》《東方之珠》《我的中國心》《少年壯志不言愁》……我們班的紅歌是《祖國不會忘記》,在學習強國和央視頻道中,我們看到這首歌曲的背景畫面——為堅定守衛(wèi)國土而犧牲的陳祥榕、陳紅軍、肖思遠、王焯冉等邊防戰(zhàn)士,陳祥榕曾在日記中寫下:“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這讓我們對這首紅歌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祖國不會忘記為國犧牲的戰(zhàn)士,祖國不會忘記為了人民不顧一切的勇士,祖國不會忘記堅守和平正義的將士。同學們現(xiàn)在已養(yǎng)成習慣,每天下午課前準時合唱《祖國不會忘記》。
在工作之余,我不斷學習歷史、學習黨史、學習黨的理論,為此購買并學習了《黨的歷史知識》《老一輩革命家的故事》《學哲學 用哲學》,閱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大國崛起》還在自己的計劃之中;利用學習強國平臺觀看了完整的《抗美援朝 保家衛(wèi)國》紀錄片,了解到更多的革命先烈史實,以此豐富了自己的紅色文化知識,使自己能夠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紅色教育。
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我還需要不斷地補充黨的歷史知識,傳承黨的紅色基因,傳播黨的紅色精神,爭取早日入黨并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每日,我都會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實踐,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腳踏實地,把自己的理想與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結合起來,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平度市實驗中學 曲廣澤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