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今日再次開啟新征程。4月29日11時23分,我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海南文昌發(fā)射場成功發(fā)射。這不僅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成功邁出第三步,更宣告了中國開啟空間站任務的新時代。
“天和核心艙”是中國空間站建設的首飛之戰(zhàn)。據(jù)了解,空間站工程是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第三步?!叭阶摺钡牡谝徊绞禽d人飛船階段,在此期間完成了載人飛船的研制,實現(xiàn)了航天員天地往返等目標。第二步是空間實驗室階段,在這一階段,不僅掌握了出艙、交會對接等技術,還對航天員在軌中期駐留、推進劑在軌補加以及貨物運送補給等技術進行了驗證。第三步則是空間站建設階段,我國將建造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
據(jù)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任務總指揮王翔介紹,空間站是一種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可滿足航天員長期在軌生活、工作以及地面航天員尋訪的載人航天器,代表了當今航天領域最全面、最復雜、最先進和最綜合的科學技術成果。
“建成和運營近地載人空間站將使我國成為獨立掌握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技術,具備長期開展近地空間有人參與科學技術試驗和綜合開發(fā)利用太空資源能力的國家。”王翔說。
據(jù)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任務總設計師楊宏介紹,中國空間站具備15年設計壽命,可長期在軌穩(wěn)定運行。中國空間站以“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三艙為基本構型。在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我國將發(fā)射“天和核心艙”以及2艘載人飛船、2艘貨運飛船,完成空間站推進劑補加、再生生保、柔性太陽電池翼和驅(qū)動機構、大型柔性組合體控制、組裝建造、艙外操作、在軌維修等7大關鍵技術驗證,為實施空間站組裝建造和長期運營任務奠定基礎。
顧名思義,核心艙就是空間站實現(xiàn)組合體控制和管理的主要艙段。楊宏介紹,“天和核心艙”具備交會對接、轉(zhuǎn)位與停泊、乘組長期駐留、航天員出艙、保障空間科學實驗等能力;密封艙內(nèi)配置有工作區(qū)、睡眠區(qū)、衛(wèi)生區(qū)、就餐區(qū)、醫(yī)監(jiān)醫(yī)保區(qū)以及鍛煉區(qū),能夠為航天員工作和生活提供舒適良好的保障條件。
“接下來,核心艙將按既定飛行程序,展開各項動作,開展在軌工作,并等待貨運飛船和載人飛船的到來?!睏詈暾f。
來源:人民網(wǎng)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