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記者 孫翔 濟南報道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fā)源地,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從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發(fā)源,一路奔騰,流經(jīng)9個省(自治區(qū)),黃河從山東匯入渤海。5464公里的征途中,產(chǎn)生了諸多壯美的自然奇觀,也孕育出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
奔流,一條漫長的征程
黃河一路奔流,百轉(zhuǎn)千回,氣勢磅礴。在中國人心中,黃河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條河,她更是一種精神,一種象征。她代表了中華民族勇往直前,不怕困苦,不怕艱難,不屈不撓的精神。
黃河在山東匯入浩瀚海洋。這是一次偉大的征途,孕育了諸多壯美的景象,譜寫出一部中華民族的精神史詩。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
黃河不是始終咆哮奔騰的,在她的源頭,是一片精美的景象。
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區(qū),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為孕育中華民族、中南半島悠久文明歷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qū)。
黃河就是從這里發(fā)源,向東奔流,直到大海。
黃河壺口瀑布
黃河在漫長的征途中造就許多壯美的景觀,壺口瀑布就是其一。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
瀑布上游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nèi),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氣概。
黃河九曲第一彎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黃河九曲第一彎位于若爾蓋縣唐克鄉(xiāng),距縣城61公里。地處草原腹心地帶,白河于此匯入黃河,形成浩大氣勢。河面寬而蜿蜒,曲折河水分割出無數(shù)河洲、小島,水島翔集、漁舟橫渡,被中外科學家譽為“宇宙中莊嚴幻影”。
黃河入海口
東營是萬里黃河入海的地方,它有中國最完整、最廣闊、最豐富的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有著名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被人們譽為鳥類的天堂。黃河在東營市墾利縣境內(nèi)109公里,每年攜沙造陸3萬畝左右,人們稱之為中國唯一能“生長土地”的地方。
入海,一次壯麗的融合
海納百川,此處是歸宿。黃河在山東境內(nèi)穿越九市,在東營匯入渤海,如同中華民族披荊斬棘、歷盡艱辛,融入人類命運共同體。
偉大的征程,有偉大的壯舉。滔滔黃河水流入大海,形成黃藍交匯的奇觀。一邊是湛藍,一邊是渾黃,如同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國家與世界的融合,最終共榮共生,融為一體。
聆聽,一場精神的洗禮
黃河奔流之氣魄,沿途景觀之壯美,也可以用聽覺感受。9月16日晚8點,大型交響音樂會《黃河入?!芳磳⒃跐蠆W體中心東荷體育館上演。
你能聽到熟悉的旋律:《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水謠》《保衛(wèi)黃河》……氣勢雄渾,慷慨昂揚。
你也能聽到新時代的黃河之音:既有生態(tài)保護綠色發(fā)展、高質(zhì)量發(fā)展,鄉(xiāng)村振興、國泰民安、文明交匯、世界大同等思想內(nèi)涵,又深刻闡釋奮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鮮明主題,反映新時代、新黃河、新山東、新征程。
奔流,變與不變
大江大河奔流不息,如同時代一往無前。黃河,黃色的水,黃色的浪,如黃色的臉,黃色的膚。從未變,不會變。
奔流,是前進的姿勢。即便百轉(zhuǎn)千回,道阻且長,必定勇毅前行,百折不回,將一切艱險拋在身后。從未變,不會變。
變的是,新的征程,新的使命。古老的黃河孕育著新的文明,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zhì)量發(fā)展是一篇大文章,將為我們提供新的發(fā)展路徑。
請輸入驗證碼